您的位置: 首頁 > 二十大理論學習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文化之脈
發布時間: 2022-11-17 作者:莊新岸   來源:馬克思主義學院 學院辦公室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歷經百年的探索和實踐基礎上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的新的選擇,是中華民族的自覺選擇。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敝袊浆F代化內含著傳統與現代、中國與世界的文化張力,考察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文化之脈,對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深層邏輯有著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價值。

一、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文化根脈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黨創新理論的‘根’,我們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根本途徑是‘兩個結合’。我們要堅定文化自信,增強做中國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弊越詠?,以超越傳統、追求現代,立足中國、放眼世界,獨立自主、對外開放為核心的中華文化,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著不竭的精神動力。深入挖掘綿延至今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全面準確把握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提供文化支持和精神動力。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歷程中,繼承發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獨立自主的優良傳統、“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天下大同”理想信念、“天人合一”生態理念、“和合”外交思想,“支撐我們這個古老民族走到今天的,支撐5000多年中華文明延綿至今的,是植根于中華民族血脈深處的文化基因?!?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血脈,凸顯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彰顯著中國氣派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為構建人類文明新形態提供中國藍圖和范本。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其中蘊含的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賢、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等,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積累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的重要體現,同科學社會主義價值觀主張具有高度契合性”。以堅定的四個自信,增強歷史主動,堅定不移地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是大變革世情境遇下,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由之路。當下的世界,飽受疫情沖擊、經濟低迷、沖突戰亂之苦,矛盾沖突不斷,各種文化思潮涌現,文化與文化之間的較量愈演愈烈。正如錢穆先生所言:“今天的中國問題,乃至世界問題,并不僅是一個軍事的、經濟的、政治的,或是外交的問題,而是整個世界的文化問題。一切問題都從文化問題中產生,也都應該從文化問題上求得解決?!毙聲r代,國與國的關系應本著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建立在世間萬物和諧統一之上,將為全球實現可持續發展引領方向,是對人類文明新形態作出的重大理論貢獻。

二、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文化張力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充分吸取中華傳統文化精華,充分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為推動人類文明邁入新形態的發展貢獻強國之力。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敝袊浆F代化道路方向的明確,是立足當代中國實際,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現代化,是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的現代化。當下,“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敝袊浆F代化道路必將“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奔纫l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使其成為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化;也要積極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學理探知,挖掘其更深層次的學理價值。面對中國傳統文化,我們應始終保持文化自覺性,深入了解我們本國文化的歷史淵源及未來走向,從中汲取養分,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培根固元?!霸鰪娢幕孕?,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爆F代化追求體現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治國安邦的基因中,中國式現代化汲取了中國古人的價值理念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營養,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時代精神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真正做到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之間相互尊重,真正做到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之間相互借鑒,達成“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人類文明。

傳統是現代化生長的資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脈”,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促進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化,吸收了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先進文化,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更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


(作者系中山市委宣傳部講師團成員、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莊新岸,中共黨員,法學博士)


初審(一審):李綺晴

復審(二審):張遠秀

終審(三審):譚茵華

站內搜索
一月新聞排行
圖片新聞
  • 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青年的...
  • 教育科技人才協同發展,合力...
  • 辦好高等教育,推進高質量發...
  • 從“兩個務必”到“三個務必...
微信平臺
日日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